“人造肉”已经开始进入到消费者的餐桌。近日肯德基、星巴克、百草味等品牌陆续推出“人造肉”餐食,引发了大众对“人造肉”的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国内“人造肉”的发展属于早期阶段,“人造肉”还属于新兴小众品类,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较低,目前餐饮品牌推出“人造肉”餐食,噱头大于实际,但随着行业标准完善、人们对健康饮食和食品安全的重视,这个领域将会有大的发展。

餐饮品牌加码“人造肉”领域

肯德基同时在广州、深圳和上海的三家肯德基餐厅开启了“植培黄金鸡块”公测,将“人造肉”推到了大众眼前。星巴克在中国内地市场首次引入植物膳食品牌Beyond Meat,也开始售卖“人造肉”午餐套餐,还推出了两款亚洲风味的“新膳肉OmniPork”植物猪肉轻食产。

除了国际餐饮连锁巨头企业,休闲零食品牌百草味也上线预售“人造肉”系列新品“万物植得”——“龙腾粽”,这也是百草味今年推出的第三款人造肉产品。

随着“人造肉”被端上餐桌,人造肉概念板块走强,资本市场抢滩“人造肉”市场趋势明显。5月7日,双汇发展(000895.SZ)发布公告,为实现专业化经营和投资股权的集中管理,拟收购控股股东罗特克斯持有的上海双汇、意科公司、杜邦蛋白、杜邦食品、芜湖进出口、上海史蜜斯6家公司部分股权,此次交易金额总计约7.3亿元。据悉,双汇发展本次收购的杜邦蛋白、杜邦食品都专注于植物蛋白领域。

而被称为“中国人造肉第一股”的双塔食品(002481)与知名国际“人造肉”品牌Beyond Meat签署销售合同,豌豆蛋白是“人造肉”的主要原料之一,此前双塔食品主要通过经销商向Beyond Meat间接供货豌豆蛋白。

餐饮品牌加码,风投跟进,关于“人造肉”未来市场发展的猜测,一时间蜂拥而起。

产业标准有待完善

事实上,“人造肉”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植物蛋白肉”。目前市场中的“人造肉”可以分为植物肉和培育肉两大类,一种是“植物蛋白肉”,通常被称为“素肉”。植物蛋白肉的本质不是肉,而是具有食肉特性的仿肉制品。另一种是“细胞培养肉”,简称“培养肉”。培育肉则是通过技术手段让细胞生殖增长,相当于在实验室培养出的动物肌肉纤维。由于研发和成本限制,目前流行的“人造肉”多数是前者。

“从植物肉市场发展现状来看,还是属于新兴小众品类,没有太多标准,也没有太多信用背书,世界范围的植物肉处于研发早期阶段,没形成标准化、规模化,如果企业大规模推行产品是存在风险的。”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说。

记者发现,目前品牌合作的“人造肉”供应商以国际品牌为主,肯德基、星巴克的供应商是Beyond Meat TM,而百草味选择了和国内人造肉公司HEY MAET合作。Beyond Meat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人造肉”食品科技公司,主营人造肉食品,是美国最大的人造肉供应商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Beyond Meat共计完成了超过3轮融资。在国内,“人造肉”市场还是相对新兴的领域,产业链规模化程度较低,参与企业数量较少,真正能够实现生产“人造肉”的企业寥寥无几。

“星巴克、肯德基推植物肉,实际上更多的是营销手段和工具,中国消费者对于尝鲜有一定的消费体验需求,在当下对提升肯德基、星巴克的门店人气是有帮助,但对消费者而言,还是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隐患风险的。”朱丹蓬如是说。

而企业在中国市场对“人造肉”餐食的推广也仍持谨慎态度。肯德基方面表示,在长达7个月的研发过程中,运用了其全球供应链资源整合优质原材料,邀请消费者创新美食进行评测,充分收集消费者反馈后,再对产品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不断的优化,努力打造符合中国消费者喜好的植物蛋白产品,预计将会更大范围推广植物蛋白产品。也就是说,“植培黄金鸡块”只是内部公测,并不是上市。

从价格来说,“人造肉”膳食要比肉质餐食稍贵。星巴克别样牛肉千层面售价是69元左右,同款“Omnipork新猪肉纯素新膳”售价在50元至84元之间。据业内人士透露,在监管部门指导下,行业内已开始制定植物肉食品相关标准。

“随着行业不断规范化、标准化,植物蛋白有可能成为肉质蛋白的替代品或补充品,而且饮食健康和食品安全这块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重视,植物蛋白肉未来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从现在风投对人造肉的追捧,就可以印证这个观点,植物肉产业若干年以后会有大的发展。”朱丹蓬表示。

标签: 人造肉 肯德基 星巴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