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娃娃火了。8月中旬,泡泡玛特限量发售了MEGA珍藏系列的两款“大娃”产品,由于“更少更贵更难抢”,其在二手市场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极目新闻记者搜索发现,这款原价4999元的1000%规格大娃,在闲鱼等二手平台上已经叫出了超过30万元的高价。400%规格的,单个也卖到了近2万元。
自上市以来,泡泡玛特持续遭受关于营收乏力、IP单一的质疑,此次被寄予厚望的“大娃”,能完成“接力”吗?
●二手“大娃”现30多万元天价
“泡泡玛特一姐Molly回归啦!”最近,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晒出泡泡玛特MEGA珍藏系列(Space Molly)的娃娃,甚至不少明星也参与了这场“晒娃”大赛。
记者注意到,这些体积较大的潮玩简称“大娃”,在原盲盒基础上体积扩大10倍的,被称为“××1000%”,比如明星们晒的就是Molly珍藏系列1000%,一个盲盒高7厘米,Molly 1000%高70厘米。另一种扩大4倍的,就是400%大小的规格。
记者了解到,最近一次,泡泡玛特在8月中旬推出的MEGA系列Space Molly西瓜和Space Molly太妃糖两款产品,仅在天猫一家平台,就有超过98万人参与产品抽签。两款产品的1000%规格,在天猫平台共限量发售1312套,400%规格预售15000个,上线后均1秒售罄。
上百万人抢潮玩,加深了产品的稀缺性,也带动了黄牛和二手市场的高涨热情。
9月8日,记者在闲鱼等二手平台搜索发现,1000%规格的大娃,有卖家标出了342999.63元的“天价”。400%规格的,最高也卖到了近2万元一个。
在武汉泡泡玛特实体店,记者询问能否买到这一珍藏系列,店员称“早抢完了”。
●相关IP销售额和收入占比下降
“受欢迎程度超出预期。MEGA系列将是后续泡泡玛特的重点IP。”在不久前的半年报业绩会上,泡泡玛特行政总裁王宁如此表示。
8月27日,泡泡玛特发布其2021年上半年财报。
记者看到,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IP收入(包括自有IP、独家IP、非独家IP在内的自主产品),为15.82亿元,同比增长130.4%,收入占比为89.3%。
其中,泡泡玛特IP“一姐”Molly在报告期内创收2.04亿元,同比增长81.9%,收入占比11.5%。不过,虽然同比增速可观,但Molly的销售额和收入占比反而是在下降的。2019年Molly的销售额为4.56亿元,占总收入的27.1%;2020年其销售额降至3.57亿元,占比跌至14.2%。
一度被视为泡泡玛特第二大IP的PUCKY,销售额和收入占比也是三连降。2021年上半年,PUCKY收入为1.07亿元,同比降低10%。收入占比已从2019年的18.7%,降为2020年年中的14.6%,再到今年年中的6.1%。
据相关媒体报道,面对半年报业绩会上有关盲盒的提问,王宁强调:“泡泡玛特不是一家盲盒公司,其本质上是一家基于IP的潮玩公司。”
●专家提醒新尝试也是在“试错”
那么,买大号娃娃的究竟都是哪类人?
记者在武汉线下实体店探访时,发现不少是年轻消费者,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买。
最新财报里,并未明确透露MEGA的具体销售去向,但从目前各种报道来看,最活跃的购买者出现在闲鱼这类二手平台上。
“部分购买者是‘二次元’粉,当然也不乏一些炒作盲盒的人。”业内人士分析,盲盒的消费群体庞大,且没有固定特征,缺乏忠诚度,更看重利益获得,“如果品牌无法孵化和赋予超强增值概念,其效果聊胜于无。”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吴先明教授表示,作为国货新品牌,泡泡玛特确实收获了一大批追随的消费者。不过,与迪士尼等西方品牌不同的是,迪士尼有经过多年历史沉淀的原创IP,并可以将这些IP扩展到更多领域,包括文学、影视、网络化游戏等领域,在这点上,目前泡泡玛特是很难完成的。
“所以,品牌方也在不断尝试,试图找到新的增长点,当然,新的尝试也有可能是‘试错’。”吴先明教授称,但不论如何,任何品牌的发展,都不能纯粹商业化,“炒作绝不可取,在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该品牌的受众很多是年轻人,给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也很重要。”(记者 周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