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红遍中国的老牌百货能否适应新消费需求?9月23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在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闻发布会上提出,针对传统商场设施硬件老化、业态亟须调整等问题,北京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一店一策”推进传统商场升级改造工作,促进消费升级。分析指出,在百货业纷纷调整的大潮下,项目方不可求大求全,需要快速找准自身定位,从细分领域中或许还可脱颖而出。

加速调整

西单商场、赛特、蓝岛……这些颇具年代感的词语一直在北京“一店一策”的名单上。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西单商场、赛特购物中心虽然在2019年加入“一店一策”的首批试点中,但是一直都不温不火地运营着。

周末,西单大悦城、君太百货等商场门口扫码进场的消费者需要排队等候,而对面的西单商场却冷冷清清。除了临街的几家运动品牌外,西单商场内部仍有一些临时促销,整体摆设以柜台为主。而赛特项目从碧桂园接手至今,外立面一直没有改变,内部也没有动工的迹象。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目前西单商场已形成改造提升方案,赛特购物中心正抓紧与新合作伙伴制定改造提升方案。

除了上述几家百货动态之外,王府井在消费者心中的权重不容忽视。在王府井大街升级改造工程中,王府井旗下的东安市场、燕莎金街购物中心、北京市百货大楼也在百货改造的行列中。

不仅如此,北京市场上还有翠微百货、顺义国泰、蓝岛大厦、百盛购物中心、资和信百货等项目正处于升级改造阶段。总体来看,北京老百货主要集中在国资企业旗下,以及西单、王府井、公主坟等传统商圈和北京郊区。

除了临街的几家运动品牌外,西单商场内部有一些临时促销,整体摆设以柜台为主。

细分赛道

传统百货集体改造、转型,从加码高端化妆品、品牌服饰,增加连锁餐厅,到外立面的整体升级等统统做了调整,不过仍给消费者留下千店一面的感受。随着外部竞争越发激烈,各类新事物萌生,期的老百货改造方案,反倒让人耳目一新。

例如位于王府井的东安市场,即将在今年年底以买手制百货身份重新入市。王府井集团董事长杜宝祥介绍,东安市场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开业,这将是王府井集团旗下首个买手制百货,其中1/3的产品将来自海外。未来东安市场将打造国际资源集合和沉浸式购物空间,引入600个国际一线奢侈品牌、独立设计师品牌和高尖品牌,其中半数品牌将是首次进入中国内地。

王府井集团旗下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则进一步向休闲消费综合体转型,其目标是打造成为引领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的聚集地。

目前较有成效的老百货转型案例,多向着社区定位布局。长安商场作为首批“一店一策”试点,在调整改造中布局了社区生活相关的购物、餐饮、生活、健康、娱乐等五大功能以及14类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其中涉及社区服务功能占比达到46%。相关数据显示,长安商场、甘家口大厦月均销售额比升级改造前提高一倍。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按零售业态分,超市、便利店、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2%、17.4%、29.5%、24.6%和32.4%。可见,百货店的潜力仍值得挖掘。

弱化“卖货”

若不进行调整升级,传统的百货业态可能无法生存。独立财经评论员周正国直言,百货这类零售业态基本很难单独生存,美国好几个百货业巨头在亚马逊等电商冲击下倒闭。“品类太多、产品管理难等是促使百货倒闭的原因,百货本身也不如购物中心的模式好经营。”

如今消费者的诉求日趋多元,百货不再是卖“百”货的地方,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贝壳研究院商业地产分析师郑中介绍,截至2021年6月,吃、穿、用三大类实物商品每月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比例均保持在18%以上,电商行业已经全面恢复至疫情前的活力,实体商场中餐饮、服饰等单一传统业态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需要向体验类业态转型。

据了解,百货业态的经营模式主要以联营为主,自营比例较低。有业内人士指出,全国百货行业的自营比例不足10%,绝大部分百货商店都在实行联营模式。因此,百货不能够决定商品定价,只能收取品牌商销售额的扣点,以此获利。从增加营业额的角度,百货业可以在控制成本和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自营比例,打造自有和独家代理品牌,在丰富业态组合的同时降低代理成本。

“提升体验式消费业态在传统百货商场的配比,能够有效吸引客源,延长顾客在室内停留的时间,达到充分释放消费者购买力的目的。对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升级改造成本高企,并且本身已经经营不善的百货物业,也可以考虑改变使用用途,转为写字楼或者其他商业形态,尽可能盘活存量物业。” 郑中建议。(记者 刘卓澜)

标签: 曾经红遍 中国的 老牌百货 能否适应 新消费 需求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