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长线资金”正频频流露出地产投资策略的新变化:防御性收缩地产投资。
12月23日,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地集团”)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显示,自2021年12月15日至23日,金地集团股东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家人寿”)通过集合竞价累计减持公司股份6912.92万股,占金地集团总股本的1.53%;并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约1.57亿股,占金地集团总股本的3.47%;合计减持金地集团约2.26亿股,占金地集团总股本比例达到5%。
在上述权益变动后,大家人寿持有的金地集团股份约2.45亿股,持股比例下降至5.43%。金地集团在公告中表示,以上权益变动属于减持,不触及要约收购,不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化。
这是今年大家人寿第六轮减持金地集团。它最早的一次减持发生于9月,金地集团公告称,大家人寿于9月两次减持公司股份,共计1.0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2.34%。大家人寿的前身——安邦保险于2012年底出现在金地集团的十大股东之列,9月的这轮减持也是大家人寿持股金地集团9年来的首次减持。
减持前,大家人寿持有金地集团的普通股累计达到9.22亿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20.43%,位列第二大股东。连月来减持后,持股比例下降至5.43%,减持均价在11元上下,粗略推算,大家人寿自9月来的减持套现金额逾70亿元离场。截至目前,大家人寿持股金地集团剩下近2.5亿股,若按照下半年每次动辄数亿股的减持速度看,大家人寿似乎要不了太久就将不再出现在金地集团前十大股东行列。
至于减持原因,有分析称,这与金地集团难逃地产行业大势,盈利能力走弱有直接关系。最新的三季报,金地集团录得营业收入约196.1亿元,同比下降4.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84亿元,同比下降26.19%。稍早前的中期业绩报告,金地集团多个核心利润指标也处于下行状态。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金地集团归母净利润为18.25亿元,同比下降38.79%;毛利率为17.36%,较去年同期减少19.61个百分点。
另有分析称,这其中有应监管诉求的因素在内。中国银保监会于2020年11月发布的《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到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标的企业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等。未来在市场趋势未出现明显改变下,保险资金为代表的投资者将更看重房地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持续的盈利能力。
回看大家人寿对金地集团的密集减持仅是当下险资对地产投资策略微妙转变的一个缩影。
近来,泰康人寿、君康人寿、和谐健康、华夏人寿、阳光人寿等对地产股进行了不同幅度的减持,在被减持的房企中,不乏金融街、阳光城、招商蛇口、华侨城A、首开股份等品牌房企。以另一家钟情于地产股的保险巨头中国人寿为例,它已连续5个季度减持万科A,持股比例从2.16%降至0.73%。而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不久前谈到公司大类资产配置问题时曾提及,“作为长期投资者,要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变化及导向,在权益配置上进行前瞻性布局。”
相比于地产与保险“爱得深沉”的2012年前后,高周转的引擎驱动地产行业狂飙突进,地产股流动性好、估值偏低、盈利稳健且具有较高股息率,更是被机构认为是风险可控的“长坡厚雪”,险资大手笔扫货地产,跻身房企前十大股东行业也日渐成为一道风景线。而今房企内外融资通道受阻,行业债务“黑天鹅”频发,景气度下行,即便是龙头房企万科也数度提及,“稳住发展势头”即可。近来踩雷地产股的险资更不在少数,诸如,地产投资规模一直领跑险资的中国平安受累于持仓华夏幸福、中国恒大,今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了20.8%。
然而,险资对房地产的投资至今还难言全线收缩,险资对地产项目的并购金额仍在刷新。今年6月底,凯德集团曾公告称,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签署合作协议,向平安出售中国6个来福士资产组合的部分股权。根据协议,平安人寿总投资金额不超过330亿元,这也创下今年险资对地产的最大额度收购。大概在聪明钱看来,房企的风险值得警惕,但行业的未来仍值可期,当下选择防御性收缩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吴俊捷)
标签: 大家人寿 为何大幅减持金地股份 房企内外 融资通道受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