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舆论场中出现一种论调,认为“粮荒”有可能要来袭。这种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有几个现实的背景。
一是,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一部分国家对粮食出口采取了限制措施,中国粮食进口依存度较高的一些国家疫情形势严峻,再加之前一段时期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共同推高了一些人对中国海外粮食供应链的忧虑。这也是目前社会关于粮食安全问题讨论中最为关注的背景。
二是,今年以来疫情和洪涝灾害的发生,确实对局部地区的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今年的早先稻最低收购价提高,向社会发出“生产”的信号,引发“粮食不够”的猜测。
三是,今年我国夏粮大丰收,但据有关部门统计,夏粮收购量同比减少,这一消息也让一些公众作出“粮荒”的判断。但其实,产量的增长和收购量的下降不矛盾。因为粮食确实是生产出来了,不管是存在粮农手中还是粮库中,粮食都是客观存在的。至于收货量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农民预期收购价将继续上涨而产生惜售心理,导致交粮进度较慢。
公众关心粮食安全并无不妥,但大可不必焦虑或恐慌。可以负责任地说,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十足保障的。从根本性的保障来说,中国粮食年年增产,自2015年起,中国已连续5年粮食年总产量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其中稻谷、小麦当年的产量均大于当年的消费量,累计库存量不断增长中。至于玉米、大豆、高粱等饲料粮,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量也是呈同比增长态势,市场供应有保障。除了粮食以外,中国其他的食物供应,如禽肉蛋奶、蔬菜水果也非常丰富,食物来源多样化有保障。今年夏粮大丰收,目前来看,秋粮也有丰收的牢固基础,这进一步加大了粮食安全的系数。
中国的粮食安全,其实主要是长远问题,而不是当前问题,换句话说,中国粮食安全当前是有保障的,但从长远来看,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中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未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仍将继续,势必将占用一部分农田,如此,就需要我们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进一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来提高土地生产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这也是下一步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抓手。
二是,我们的粮食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尚不相适应。如前所述,目前我稻谷和小麦的产量和储量不成问题,但细分类目中的优质大米和专用小麦数量存在缺口。由此反应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粮食安全上,“量”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要往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对此,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加大市场对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把优质优价落到实处。
三是,未来中国粮食供应对外依存度仍将上涨,我们要持续促进粮食尤其是饲料粮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进一步化解风险。或可向有粮食生产和贸易增长潜力的国家,缓慢释放中国进口增长的信号,使得潜在对象国有空间和时间对中国的需求增长作出反应,从而提高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也可避免中国大量进口对国际粮食贸易造成干扰。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从道德层面讲,这种敬畏自然、尊重劳动的价值选择当然值得我们提倡和坚守;从现实层面看,减少粮食浪费,实际上也相当于减轻了粮食供给的压力,而且节约作为一种消费结构的调整,还将反作用于生产结构,有助于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拓展食物来源。
值得强调的是,对于粮食安全,我们要高度重视,但也要保持定力。对内,我们要保持市场化的定力。坚持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粮食生产取得长足进步的一条根本经验,这一方向和道路我们应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对外,进口不仅现在是而且未来也将继续是保障中国粮食进口的重要变量。在提高对粮食供应链的掌控能力的背景下,全球化可以成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积极因素。在这一方向上,我们也要保持定力。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