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消息,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决定,如果气象条件允许,从当地时间今天下午1点左右开始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东京电力公司称,根据计划,排海时间至少要持续30年,将会影响整个太平洋乃至全球海域。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的做法引发多方质疑和反对。
为何在多方反对的情况下一意孤行?有报道称,日本政府当初选择了成本最低的排海方案,如今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公关宣传,试图洗白。
(资料图)
有专家分析认为,“相较于其他几种方案,核污染水排海方案最突出的特点是成本低、技术难度小,日本选择了最省事、最便宜的方法。”日本为了本国“经济账”,将太平洋作为“下水道”,损害全球长远利益,缺乏责任感和道义感。
日本选择了花费最低的方案
当初各套方案成本几何?一起来看看。
从2016年开始,氚水项目小组开始探讨核污染水处理方式,由于氚无法被去除,对于含氚的污染水有5种处理方案——排海、蒸汽排放、沿着地下管道排入地底深处、电解处理,地下掩埋。
根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在这5种方案中,将核污染水排入海里是成本最低的,预估需要17亿—3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2亿—2.03亿元。最昂贵的办法是将其固态化埋入地底,预估其成本是排放入海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按照此前媒体公布的方案成本,除前述两种方案价格外,其他处理方式的花费分别约为1000亿日元、349亿日元、180亿日元不等。按照这张图示所标注的价格计算,也就是说,排除日本政府计划“砸300亿日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用于应对核污染水排海所带来的“风评被害”(指因谣言使相关焦点人物或团体受到名誉、经济等损失)的费用,选择将核污染排入海内的价格,仅为第二低方案花费的18.9%,约1/5。
核污染水中含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
而据媒体报道,针对日本选择的这种最便宜的处理方式,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到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
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国表示,现在国际社会,包括周边国家和利益攸关国,最大的担心就是这些核放射性元素和物质进入海洋环境中。日本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但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核污染水里含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并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标的,而且是多核素设备难以完全处理掉的。
这些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环境生态以后,氚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对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约5370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约1570万年。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核污染水预计排放三四十年
根据媒体公布的数据,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在每吨核污染水中加入约1200吨海水进行稀释,正式开始核污染水排放。按计划,2023年内总共将分4次排出3.12万吨核污染水,首批计划排出约7800吨,将从8月24日连续排放17天。
说到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为何日本会有这么多的核污水进行排放?受2011年发生的大地震及海啸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
事故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持续向1至3号机组安全壳内注水以冷却堆芯并回收污水。
这些水主要有3个来源,一是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二是事故后为持续冷却堆芯而新注入的水,三是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
据2023年3月央视财经相关报道,核电站内的存储容量为137万吨,如今核污染水已增至132万吨,接近饱和。
当时,日本东京电力风险沟通人员高桥邦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有增建储水罐的计划。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代表高原健一在介绍排放计划时表示,不会全部一次排放,总共有137万吨处理过的核污染水,计划一天最多释放500吨,总计需要花30到40年让核电厂走向关停。
上游新闻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人民网、环球网、中新网、广州日报大洋网等
编辑:邹渝
责编:李洋 官毅
审核:冯飞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