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地为了消化存量商品房想尽了办法,甚至有的地方允许以小麦和大蒜抵房款,而且金额还不低,最多可以抵16万元。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还有“以物抵物”的情况出现,而且出现在昔日火爆的房地产市场,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当然,这种情况大概率还不会出现在二线城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更不可能。在各地纷纷出台限购松绑和鼓励购房政策以后,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稍有回暖。5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而且北广深等受疫情影响不大的城市房地产市场复苏加快,今年5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广州、深圳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不仅如此,热点二线城市房市也逐步回暖,5月杭州、成都、长沙等城市新房价格指数环比呈现增长态势,随着政策的落地发酵,一二线城市会逐步恢复到正常增长的状态。
这个正常增长,一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二是一二线城市依旧是吸引人口流入的重点区域。其实这两个问题也很好理解,支撑房价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口红利,一二线城市拥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医疗、教育都是国内顶流水平,就业机会相对也更多,是各个区域的经济中心,自然能吸引人口正增长。只要有人来,就要住房子,因此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容易因为政策刺激转暖。
但这也仅仅是一二线城市,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就会另类发展,特别是房屋的投资价值逐渐消退以后,“刚需”更考验的是城市的人口净流入。实际上,中国并不缺房,国家统计局于近期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我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平均每户居住面积达到111.18平方米。缺房的地方就是人口呈现净流入的一二线城市,比如从三四五线城市考入一线城市的大学生,他们毕业以后需要在当地就业,成家立业后就需要买房。三四五线城市以前为了赶上房市发展的红利而大兴土木,实际上这些地方的“刚需”并不迫切,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以后,更少有农村人口单纯为住进城市而到三四五线城市买房,农村的房子已经够大够好了。
所以,当看到部分地方推出“以物抵房”,完全没必要当真。这其中很多就是一个促销策略,因为即便以小麦、大蒜抵房,人家也不收实物,就是一个优惠政策而已,只是让购房者减免了卖掉小麦、大蒜再买房的程序。实际上,一次能收这么多小麦、大蒜的家庭条件应该都不错,农村的房子未必比商品房差。这就又回到上面说的逻辑了,三四五线城市的楼盘依旧面临购买力不足的尴尬。相信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两极分化还会继续下去,三四五线城市消化存量依旧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