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4月22日电 题:“宁王”减产是动力锂电产能阶段性过剩缩影
(资料图)
作者 张建红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环境技术经济分会常务理事
锂电行业产业链的过剩影响正在逐步蔓延。据媒体报道,即便是行业龙头宁德时代近期的开工率也在不断下降,工人排班从之前的“做7休1”变成“做5休1”甚至“做4休3”。
可以说,宁德时代的减产只是整个锂电行业产业链开工率下降的缩影,国内电池厂商现有产能的开工率普遍仅有4—5成,整个产业链可能都在遭遇产能过剩的情况。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大规模扩产风潮后,加之新能源车增速放缓,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产能过剩也是必然的,整个动力电池行业正在步入去产能、优结构的调整期。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3月,中国动力电池的产量和装车量分别为51.2GWh和27.8GWh,一季度两者分别为130.0GWh和65.9GWh。当前动力电池行业的产量远高于需求,延续着2022年以来的供大于求状态。
动力电池企业去库存、缩产能,产能利用率下降、产线停工、人员流动等情况反映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状态。而且,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困局现在只是开始,未来还将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蔓延,一些中小电池厂商将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预计行业总体将呈现强者恒强现象,头部电池企业将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二线以下的动力电池企业将加速出清。
锂电行业整个产业链过剩的情况会持续到何时?高工锂电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储能等场景合计将产生1800GWh电池需求。而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动力电池产量满足度为97%,预测2023年-2025年动力电池产量满足度分别为114%、119%、123%。因此,预计2026年后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将逐步回归相对理性的供需平衡状态。
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工信部曾多次发文,要求锂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应“避免低水平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
锂电产业是一个长周期的超级赛道,若想理顺产业链供需关系,需上下游共同努力,构建需求导向、技术驱动、公平竞争、有序扩张的良性生态。从价格看,上海有色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电池级碳酸锂已跌破18万元/吨,年内累计跌幅超65%。不过,长期来看,笔者认为锂资源价格终将理性回归。这也有利于整个锂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